逾期付款利息的法律规定是什么,深度解析在此!
逾期付款利息的法律规定是什么?
根据我国《合同法》第107条规定“债务人逾期支付债务的,应当按照约定支付利息;没有约定约定不明确的,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加倍支付逾期利息。”也就是说,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约定了逾期付款的利息,那么债务人逾期支付债务时,应当按照约定的利息支付;没有约定约定不明确,那么债务人应当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加倍支付逾期利息。
逾期付款利息的计算方式如下
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约定了逾期付款的利率,那么债务人逾期支付债务时,应当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。
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没有约定逾期付款的利率,那么债务人逾期支付债务时,应当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加倍支付逾期利息,同期银行贷款利率,是指债务人逾期支付债务时,银行对外公布的短期贷款基准利率。
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约定了逾期付款的利率,但是约定的利率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,那么债务人逾期支付债务时,应当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支付逾期利息。
逾期付款利息的法律规定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,督促债务人按时履行债务,债务人逾期支付债务,不仅需要支付本金和约定的利息,就要支付逾期利息,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惩罚债务人的逾期,同时也可以弥补债权人的损失。
逾期付款利息的法律规定是什么?你有关于逾期付款利息的其他问题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我们将尽快为你解答,也欢迎你再次访问我们的网站,了解更多的金融法律知识。